Sunday, December 7, 2008

来若邻网展示你的公司和产品

各位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朋友

我在若邻网发起了一个创业者展示自己公司、产品及团队的群组――移动互联网公司名录,欢迎大家进来按照下列格式发帖,介绍自己的公司给其他潜在合作伙伴及风险投资机构。我会把这个群组同时推荐给业内活跃的上百家风险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及其他行业巨头,方便大家快速找到潜在的合作资源。

同时,也请大家注册完善自己在若邻的资料,以便潜在的合作伙伴及风险投资商清晰地了解您本人。如有需要,我可以直接帮您引荐合适的合作伙伴及风险投资机构。

发帖格式示例:

标题:巴别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尚邮
正文:

公司全称:巴别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尚邮 - 手机电邮专家
电脑登陆:www.shangmail.com
手机登陆:wap.shangmail.com

成立时间:2005年
融资历史:
产品简介:

尚邮是一项基于Push Mail技术的手机邮件服务。她能将您电子邮箱中的新邮件在第一时间发送至您的手机,而不再像以往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才能查看邮件,就如同收发短信一样的方便;尚邮带给您的是即时便捷的体验,通过她,能为您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再添强手。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更好地提供专业、个性化的Push Mail产品与服务,尚邮推出两个版本――尚邮精简版与尚邮专业版:

尚邮精简版:满足您日常的收发邮件需求

+ 支持主流的POP3/IMAP邮箱
+ 可以添加您的新浪和QQ等邮箱
+ 收发设置--全面管理邮件收发内容
+ 工作时间--轻松掌握邮件收取时间
+ 系统设置--便捷操作尚邮软件
+ 统计信息--精确计算流量数据

尚邮专业版:带给您更多商务级的个性化功能,如个人信息同步、尚邮快报等

+ 可绑定5个公众或自定义邮箱
+ 过滤设置--黑白名单过滤邮件
+ 电量预警--保障您的手机电量无忧
+ 收件频率--灵活控制收取邮件频率
+ 信息同步--联系人,日历,任务同步及短信备份
+ 网站邮件管理--网络上的outlook
+ 尚邮快报--每日天气预报及热点新闻及时推送

尚邮新版的推出,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完美、成熟的产品与服务。尚邮将以优异的品质回报用户的支持,让更多人享受从容的工作和生活。

王利杰 Leo Wang
VP @ Wealink.com 
Founder of Mobile2.0 Forum 

Wednesday, December 3, 2008

若邻的行为价值理念


敢想 Think

所有商业奇迹都源自于勤奋思考的大脑,思考伴随着人类而存在,没有思考就没有人类。我们鼓励创新,拥抱创新。所有的奇思妙想都蕴藏着一个伟大的商机,不怕不可能,只怕不敢想。我们欢迎一切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敢想,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设身处地为身边的同事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敢说 Speak

想到了,就大声说出来。不要担心说错话,不要担忧别人会嘲笑。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文明。我们鼓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交流。只有把想法说出来才能迈出创新的第一步,通过多方面充分的沟通探讨最终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执行计划。

敢说,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与身边的同事多多沟通,不管是表达想法还是探讨工作。友善而坦诚的沟通是高效执行的基础。

敢为 Convert

如果没有执行,任何伟大的想法和计划都将是空谈,终将被历史遗忘。只有卓有成效的执行,将想法和计划付诸实践,克服一切困难和阻扰,并最终实现才能称之为"成功",才能名留青史。《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说:只有保存大量动物本性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富人。我们支持敢为天下先的你,带着更多的动物本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敢为,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当身边的同事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不管是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只有团队间友情互助才能让我们走的更远。

敢当 Accept 

并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落实为计划;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仅要敢想,敢说,敢为,还要敢于承担后果。我们渴望成功但不畏惧失败。我们可以一次次倒下,但也要一次次站起来。我们绝不逃避现实。

敢当,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我们为胜者举杯,我们与败者相拥。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要共同承担所有失败的后果,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只要家还在,希望就还在。

加入若邻团队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

加入若邻团队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 


若邻网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务社交网,围绕"塑造个人品牌,展现个人价值"的核心理念,帮助商务人士方便地维护社会关系、拓展商务人脉、提升个人品牌、分享专业信息、展现个人价值、寻找商业机会等。在成就用户商业利益的同时实现公司的社会价值。

目前,若邻网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我们都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实现成长,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竞争!如果您认可商务社交网这样一份事业,如果您做好准备与一支以"敢想敢说敢为敢当"为行为价值理念的狼性团队同舟共济,不惧怕"末尾淘汰"的残酷竞争,共同为明天打拼,那么我们就具备了合作的初衷,欢迎您继续往下看。

我们列出了加入若邻团队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具体如下: 


十大理由:


1、将爱好作为事业 


认可我们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是您加入若邻之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以爱好为事业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希望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能认可"全球最大的中文商务社交网"这个远景,并快乐地为之奋斗,付出青春而无悔;

2、创造未来的机会 

若邻网一直在引领中文商务社交网络的发展,在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双手和青春在谱写一段传奇。虽然面对失败的风险,但是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并且坚信这样一直狼性的团队终会拨云见日,赢得市场、社会乃至历史的认可;

3、自我挑战的机会 

优秀的人都将超越自我视为最大的挑战。您可能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已经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同事、主管及客户的认可,获得了鲜花,获得了掌声,但是在内心的深处,您从未给自己打出满分,您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4、淳朴的团队友谊

在若邻,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淳朴,从创始人、管理层、技术天才到客服,行政,文员,相互之间坦诚相待,杜绝猜忌、杜绝派系、杜绝歧视、杜绝嫉妒、杜绝诽谤、杜绝斤斤计较……杜绝一切办公室政治。我们以"傻"为荣,我们淳朴而天真;

5、狼群一样的拼搏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还远未成熟,创业环境非常艰难,生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信奉大自然的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胜者为王。所以我们必须向狼一样,在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的反应的同时,还要群策群力,配合默契。懂得牺牲自我保全团队才是狼性最可贵的一面;

6、专注的事业方向 

经过4年的发展,我们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该怎么干。我们相信专业、专注才能发挥团队最大的潜力,博取更大的"食物"。我们绝不会轻易动摇信念,改变既定的远景和使命。我们认为,在保证生存问题的前提下,狼群绝不应该轻易为猎捕"家禽"而出动;

7、精彩的事业旅程 

可能您的过去已经很光彩:名牌大学,百强企业,优秀员工,一帆风顺。但是您可能依然不满足于现状,您总是认为生命中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您渴望从头开始,与一群疯狂的人为一份疯狂的事业奋斗,为您的事业旅程增添最为精彩辉煌的一笔;

8、无限的想象空间 

若邻还很年轻,团队文化,规章制度,包括商业模式都在逐步形成当中。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不遗余力、富有创意地为打造这支团队的文化和未来而奋斗。您的一个不经意的提议,很可能成为公司的一座发展里程碑,您的某种性格特质也和有可能成为团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9、改写家族发展史 

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百强企业打工,除去日常消费,你50年可以积累的最大的财富都可以预先算出,500万人民币已经是相当可观。而加入若邻的创业团队意味着"你具备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暴富的可能性",短时间的集中奋斗,可能为你带来100年都赚不来的薪水,你的家族史也会从此由你改写;

10、你本就属于我们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九条后,感觉到热血沸腾,每一条都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服自己无视这次机会,或者抵抗加入这支团队的诱惑,那么又何必折磨自己,请继续看我们对人才的十大要求。若邻欢迎那些在野外孤身奋战的,形单影孤的拼命三"狼"。


 十大要求:


1、认可团队文化 


这是我们愿意与您就工作机会进行沟通的基本条件,包括"十大理由"中提到的每一条以及"敢想敢说敢为敢当"为行为价值理念,"末尾淘汰"内部竞争机制,还有对若邻所面临的行业环境的深入了解

2、主动积极乐观 

主动思考,结合公司的宏观战略从执行层面献计献策,身体力行;积极应对各种工作挑战,积极与团队成员良好互动;乐观面对一切压力和接受一切可能出现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并积极主动地沟通、解决;

3、专业专注专攻

您要具备若邻团队目前欠缺的某种专业技能和知识;您做好准备继续在您专业的领域专注、甚至要专攻;一次次克服自我,超越自我,为团队贡献越来越多的价值,努力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4、自我学习提高

若邻没有成熟的培训和辅导体系,所有的成员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而且要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每个人都专注自己的职责并高效执行,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绝不成为团队的短板;

5、务实开拓进取 

我们拒绝好高骛远,我们鼓励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在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勇于开拓,寻找新的突破点;通过每个人在各自领域的开拓进取,达到公司整体业务的突飞猛进,快速发展;

6、善待兄弟姐妹 

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我们尊重个人能力得到最大发挥的前提下,还需要善待身边的成员,我们要想兄弟姐妹一样友爱互助;我们也深刻地知道,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掉队,都将成为团队的短板;

7、正视自己缺陷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多关注其他成员的优点,少关心他们的缺点;同时,我们也要正视自己的缺陷,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要客观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优化,不断进步;

8、杜绝猜疑嫉妒 

夫妻之间尚且难免有小摩擦,更何况团队。但我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绝不胡乱猜忌,切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道。同时,我们也绝不嫉妒他人的成就,每个人的成就都将归属于团队,因而该举杯同庆;

9、自我调侃精神

紧张的工作难免带来身心疲惫,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工作环境是每个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义务。笑声是缓解疲劳最有效的良药,所以我们不仅要允许别人拿自己开玩笑,更要具备自我调侃的精神,幽默万岁;

10、集体利益第一 

我们是一只团队,荣辱与共。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体,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当迫不得已需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集体利益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冲上前去。我们为付出牺牲的个体鼓掌,我们也决不让雷锋吃亏。


看完这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如果您依然觉得您生来就该是我们的一员,那么欢迎您于我们取得联系,您一定有办法找到我们:-)


若邻团队
2008年12月

Monday, December 1, 2008

若邻的【末尾淘汰制】


若邻是否需要【末尾淘汰制】?这个问题管理层已经讨论了很久,一直没有定论。

若邻 Logo by you.

首先,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就像其他互联网公司所宣扬的那样,尊重个性、尊重个体、让每个员工能够无拘无束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充分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为团队、为公司贡献最大价值。从大多数人都津津乐道的Google文化来看,好像这样的氛围挺有效果,据说很多Google Labs的产品都是由工程师们利用20%的创作时间做出来的,包括Gmail。

但是,若邻并不像Google那样具有极大的磁性,可以吸引世界顶尖的工程师加入其中;而且商务社交(Business SNS)的概念在中国还在早期,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市场上也没有成功先例,若邻是国内走在最前线的探索者,我们每招聘的一个员工都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我们一方面要考察候选人的能力、资历、信用、品德、责任心;同时还需要了解他/她对商务社交(Business SNS)的认知、认可以及愿意投入的程度;最后我们还要说服他/她接受一个相对较低的福利待遇。所以,我们对每个加入若邻的成员都百般珍惜,希望其在工作中的表现能够超出我们预期,至少不能低于我们的预期。

以上就是为什么若邻一直没有实施【末位淘汰制】的原因。

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这种温和管理带来的弊端,有些潜在的不良因素对团队整体狼性文化的塑造已经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一向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必然规律!我们的温室环境却有违这种规律,很多基层员工由此丧失了战斗力。在大自然环境中,没有战斗力的狼自然会被淘汰出团队,不再有肉吃;而在若邻的团队中,也已经开始滋生混吃混喝的,披着狼皮的羊,这是我们绝不希望看到的。

我记得在华为的时候,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对【末位淘汰制】有点不理解,觉得公司太强势了,但是又没办法,只能乐观接受。好在我天生就是拼命三郎型,自信认为只要不松懈,就不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回头看看若邻,虽然跟华为相比,其吸引力,薪资福利都要相差很远,说不定我们现在团队中也有个别人并没有把若邻当作自己的事业为之奋斗,而仅仅是做个跳板。所以,为了让团队永远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在复杂的野外(市场)环境中永远能够觅得食物,不论是严冬还是盛夏,都不放松警惕;管理层已经痛下决心,从即日起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

若邻团队虽小,虽然每个进来的人已经是百里挑一,但是我们依然决定每个月都要毫不犹豫地由全体成员投票选出"表现最差的一位员工",并公布与众,累计三次被选为"表现最差"的员工将会得到从降薪到劝退等不同的处分,具体处分方式可以参考专门的【末尾淘汰处分办法】(仅供内部使用)。这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一种做法,为了整个团队长久保持竞争力,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自我优化的机制。

请每位若邻团队成员客观看待这个新规定,这不是我们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这是我们经过了三个月的思考和观察和管理层认真深入的探讨而得出的结论。【末尾淘汰制】的目的不是"淘汰",而是"进化";被选中一次两次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降薪或者劝退,但是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同时我们也会投票选出每月"最佳员工",并给予慷慨的奖励。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建设一批认可商务社交(Business SNS)事业的拼命三"狼",我们相信,撕掉身上的羊皮,你依然是那匹凶悍的恶狼。

兄弟们,一起共勉吧!

Leo and Lerry
2008年12月1日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Business SNS in China

Business SNS in China, This is not an story that I can tell easily, because the core of Social Networking is the culture of the society, so the Business SNS market in China is representing the culture and reality of business society in China.

China is still a development country, which means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law system, credit system, trust system and even morality system are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There are lots of examples:

  1. The CEO of PPG (www.yesppg.com) just get 20M USD (from VC) out of the company bank account and disappear;
  2. Xiaonei.com (Chinese Facebook, got 384M USD for Softbank Japan) lunched white collars focusing SNS - kaixin.com (copied from Kaixin001.com which is really appealing among Chinese white collars), they are useing the simillar domain name but better than the orginal kaixin001.com because he's got more money, so he can buy this kaixin.com domain name. And they are using the exact same Chinese name - Kaixin Wang (meaning: Happy website); (Will you do that in States? What a shame.)
  3. The founder of donews.com was sent to jail because he blackmailed lots of Nasdaq listed companies, if they didn't give him some money, he would release bad information (no matter truth or lies) to the market via donews.com which is popular among Chinese IT industry.
  4. ......

There are many more, and believe me, you don't wanna know all of them.

Relationship matters, that's true, not only in China. But the point is that relationship matters more. That's because our market are not mature yet. We only want to do business with brothers, relatives, classmates, workmate, close friends, or friends' friends. We worrie about been cheated by our so called partners, clients, customers, suppliers. We feel safer when we are doing business with someone we've been known each other for years. There's this olding saying "knowing root and knowing bottom" that means we know everything about him/her, even his/her family, every relatives' performance.

I know it's the same among western country, but anything you concern there, we concern more here.

So, business SNS is more required here, but more difficult to build.

To do that, you have to:

  1. be a pure local Chinese, born here and grew up here;
  2. speak local language, Mandarin and some other local accents;
  3. experienced in business world, knowing what business men think;
  4. traveled a lot to know the cultur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5. super connected with the industry, be a hub, a social networking node;
  6. passionate, love social networking, comfortable with talking ,chatting, presenting, bridging, introducing, shaking hands, hosting conference, giving speech... 

- To release a software application is easy;
- To develop a software platform is a little bit harder; 
- To build a qualified social network is even harder; 
- To run a social network business is almost impossible;

But that's the reason why private hold linkedin is worth billion dollars.

Now, you can see these business SNS giants are all peeking Chinese business market, but non of them has succeed or, not even started.

With all of these Chinese market failure story of Google, eBay, MSN, Yahoo, Myspace, etc. They really are hesitating.

Though, as the only local business focused SNS startup in China, we still see the lights of our future, we even feel the the success of wealink.com , along with the benefits we bring to the society, the contribution we delivering to the industry, and the country.

As a super adviser for lots of startups, a social network hub for mobile industry, an enthusiastic friend, a passionate entrepreneur, a telecom, wireless and Internet veteran, a SNS addict, I really really see the power of relationship, the future of Business SNS in China.

We are wolves, we work together like brothers, we fight together like armies, we are ready for the winter, we know the feeling of cold, we are not fair. We are ready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take our share. 

But we are open, we welcome every kind of cooperation, locally and globally.

I'll give you an "Business SNS in China" PPT if you want, just send me an email to apply.

Leo Wang
VP @ Wealink.com 
Email: leo@wealink.com